秋冬鍛煉易受傷 掌握“要點”才健康
——多位醫生“支招”科學運動
運動鍛煉是促進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。隨著我市運動場地、體育場館不斷完善,賽事活動豐富多彩,市民運動鍛煉熱情愈發高漲。然而,隨著天氣逐漸轉冷,早晚溫差大,氣候干燥,如果不注意運動的科學性,很容易傷身。如何健康運動?怎樣避免運動損傷?運動時突發意外如何處理?記者采訪了石家莊市第三醫院關節科、康復科、急診科的多位醫生,指導大家安全、健康運動。
天氣漸冷
運動鍛煉極易出現運動損傷
深秋清早,冷意濃濃,但在市體育大街和中山路交口附近的籠式籃球場里卻“熱氣騰騰”,一群年輕人正在場上激烈拼搶,不時引來陣陣叫好聲。
突然,一名剛上場的小伙子捂著腳踝坐在了地上。疼痛難忍的他被同伴們送到了附近的市三院,經檢查小伙子扭傷了踝關節。
“秋冬季節,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、髂脛束綜合癥、足跟痛、扭傷等運動損傷?!笔腥宏P節一科副主任、副主任醫師潘西慶說,適當鍛煉,可以鍛煉身體的體能、心血管功能、速度和耐力,達到健身、燃燒脂肪和促進健康的效果。隨著天氣逐漸變冷,氣溫的逐漸下降,許多市民喜歡在涼爽的秋季進行戶外活動。但是,由于氣溫變化、天氣不穩定,以及運動中的疏忽,很容易就會造成運動損傷。
肌肉拉傷、膝關節踝關節扭傷和脫臼都是秋冬季常見的運動傷害。潘西慶說,根據臨床資料統計,秋冬季運動中約20.6%的人會傷到踝關節,17.7%的人會傷到腰部,10.4%的人會傷到小腿,8.9%的人會傷到大腿及臀部。他補充道:“尤其是冬天,因為氣溫低,人體的韌帶、肌肉更脆、更僵一些,肌肉比較緊,黏滯性增加。如果熱身沒做好,甚至沒做熱身就立即進行劇烈的跑步,很容易受傷?!?/p>
潘西慶告訴記者,秋冬季運動鍛煉,肌肉、肌腱和關節在寒冷的時候會失去部分靈活性,變得緊張和僵硬,進而減弱人們扭身和轉動的能力,從而增加了受傷的風險。周圍環境的改變對運動影響,也是受傷的原因之一,比如冬季戶外跑步,跑鞋鞋底會變硬、彈性也會變差,跑鞋的緩沖能力下降,容易引發運動損傷。秋冬季的雨雪天氣,路面濕滑也是非常容易引起受傷的一個因素。此外,天冷時人體的反應也會比較遲鈍,加上衣服厚重等因素,導致身體的靈敏性、協調性下降,都是容易受傷的原因。
科學鍛煉
掌握秋冬運動的正確打開姿勢
進入秋冬后,前來市三院就診的肌肉拉傷和扭傷的人明顯多了起來?!扒锒竟澥沁\動損傷多發季節,因為天氣比較寒冷,人的關節肌肉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熱身,而很多人往往熱身不夠就開始運動鍛煉,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傷痛?!笔腥嚎祻涂浦髦吾t師曾艷梅表示,秋冬季節要科學運動和健身,避免出現運動損傷。
運動前熱身是防止受傷的重要措施之一?!叭梭w由安靜狀態過渡到運動狀態,不管是骨骼肌、韌帶、肌腱等運動器官,還是心、肺等內臟器官,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?!痹G梅說,運動前熱身的目的在于提高隨后激烈運動的效率,降低受傷的風險。良好的熱身可以提高肌肉的應答性,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,加快恢復,讓身體為高強度訓練做好準備。所以熱身對于大體能的運動很重要。
“運動應循序漸進,從中醫理論講,秋冬季節是一個人體的精氣都處于收斂內養的階段,運動也應順應循序漸進原則,即運動量不宜過大?!痹G梅說,運動持續的時間也不宜太長。同時,運動中還要注意補充水分、補充電解質。在秋冬季鍛煉,服裝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,衣物應該有一定的保暖性,以免身體受涼,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。此外,如果肌肉在運動中持續受到寒冷的刺激,體溫過低,那么它們的靈活程度也會下降,這就無法很好地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,所以還要避免在非常寒冷的環境下進行運動鍛煉。
曾艷梅告訴記者,運動后需要馬上來進行保暖,做好足夠的放松運動,做好拉伸,減輕肌肉的負擔,促進肌肉的恢復,防范運動損傷。秋冬氣候干燥,溫度較低,是肝氣偏旺或肝氣偏衰的季節,易引起咽喉干燥、口舌少津、嘴唇干裂、鼻出血等癥狀,再加上運動時喪失的水分會加重人體缺乏水分的反應。對于運動者來說,每次鍛煉后應多吃些滋陰、潤肺、補液生津的食物,如甘蔗、梨、蘋果、乳類、芝麻、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,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,防止咽喉腫痛。此外,如進行長跑鍛煉,還要飲用適量的糖水,以防低血糖,出現頭暈、出虛汗、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應。
由于每項健身運動都可能有受傷的風險,曾艷梅提醒,在運動中擁有正確和適當的防護措施來保護自己的安全是很重要的?!叭绻约旱膼酆檬亲闱?,那么在去球場之前一定要穿上合適的訓練服和運動鞋。同樣,徒步也應該穿好護膝,以保護自己的膝關節健康?!?/p>
應急處理
運動時突發意外不用慌張
在做好了全面的準備后,有時候運動意外和損傷仍然難以避免。該怎么辦呢?
“在運動中受傷是很常見的情況,但正確的急救處理可以幫助我們迅速緩解疼痛、減輕傷害,并促進康復?!笔腥杭痹\科主任醫師郝鳳馳表示,出現扭傷或扭曲,應立即停止運動,避免繼續受傷,利用冷敷來減輕疼痛和腫脹。使用彈性繃帶或壓迫帶來固定受傷部位,以減少腫脹和提供支撐。同時,提高受傷部位放置,以減少血液流向該區域。出現拉傷,應停止運動并休息,避免對拉傷區域施加壓力。也要利用冷敷減輕疼痛和腫脹,使用彈性繃帶或壓迫帶來壓迫拉傷區域,以減少腫脹并提供支撐。另外,還要注意保持受傷部位保持放松狀態,并在休息期間適當進行輕度拉伸。
如果是急性損傷,要先冰敷,因為組織受傷之后的48到72小時是炎性反應期,比較容易出血,所以要冰敷讓血管收縮,減少局部的出血,同時起到止痛的作用。如果是慢性的損傷,比如過度使用造成的勞損,建議采取熱敷,因為熱敷能加速血液循環,可以讓肌肉放松,促進組織的修復。郝鳳馳提醒,冰敷和熱敷的時間一般是一次20分鐘,每間隔2小時一次。冰敷的冰袋建議使用冰水混合物,皮膚上要有所覆蓋,避免凍傷;熱敷溫度在40至50度左右,注意避免燙傷。
“如果出現韌帶撕裂或斷裂,應盡快就醫,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,不要試圖自行處理?!焙馒P馳說,在等待專業醫療時,輕輕用紗布或繃帶固定受傷部位,以減少移動和進一步的損傷,也不要施加壓力于受傷部位。如果發生骨折,應立即平臥,并及時聯系急救,到有救治能力的??漆t院診斷、治療。切記不要亂動,更不能進行按摩或拉拽,因為骨折處很有可能損傷到周圍血管,引起淤血和水腫,增大醫治難度。
郝鳳馳表示,疼痛是身體發出的第一個信號,如果出現疼痛,就應該立刻停止運動。除了疼痛之外,肢體局部的腫脹、畸形以及活動受限,都是受傷的信號,一定要停止運動,立刻到??漆t院診斷、治療。在任何情況下,如果懷疑有骨折或嚴重損傷,應立即就醫治療,避免移動受傷部位。還要注意隨時關注身體的信號,并根據疼痛程度和受傷類型調整處理方法。